CDEFGAB 1010110

挖了太多坑,一点点填回来

大陆音乐真人秀十三年

乐评, 真人秀, 音乐

第六季的《我是歌手》——也就是所谓的第二季《歌手》落下了帷幕。活跃于台前的乐评家们纷纷退居幕后,征战于四方的乐迷们回归圈地自萌,热议于茶余饭后的普通观众又恢复了无关音乐的往日话题,年度的盛会不过是一次赶场,一时的喧嚣最终又回归于沉寂。

回望历年大陆音乐真人秀,宛如十几年大陆乐坛风云变幻的缩影:“超女快男”兴衰十余载,从全民狂欢沦为小众网综;《中国好声音》与《我是歌手》写手走过六季,余温尚存却尽显疲态;《中国好歌曲》曾经带着华语乐坛的希望走来,如今却杳无音信;《中国有嘻哈》,Born to Die……

世间所有的一切,或许自有其规律。

起·素人狂欢

七十年代最后的岁月,祖国大地响起了春天的故事,大陆流行音乐这才姗姗来迟。由于起步太晚,人口基数大,音乐教育普及率低,消费观念局限,大陆流行音乐瘸着腿就上了路,赶鸭子上架使得它来不及形成以唱片工业为核心的完整音乐产业。音乐的主流传播途径不是唱片,而是电视,造就了大批一首金曲就昙花一现的乐坛流星和只能活在电视剧OST里的中流砥柱。

世纪之交,大陆开始逐步迈进互联网时代,时代的浪潮推动着百舸争流,在盗版资源和网络神曲的夹击下,劣币驱逐良币,尚在蹒跚学步的大陆音乐产业举步维艰。但是无论如何,载舟的永远是水,纵使没有唱片消费习惯,没有打歌欣赏平台,但人们对流行音乐的渴求总是与日俱增。

于是,时代的浪潮最终交汇出了大陆音乐真人秀的起点。

2004年,《超级女声》横空出世;2005年,《超级女声》登峰造极;这是大陆音乐真人秀的第一个时代——素人时代。

事物发展总是混沌与规律的调和,身临历史,人们只能随波逐流地感受到它的惊涛骇浪;回望历史,却总会发现它不过是一条蜿蜒有序的河流。

身临其混沌,素人时代是电视台在各种试水之后终于大获成功的一桩商业营销,它的结果也不过是粉丝狂热刷票的结果。但回望其规律,它的成功却并非偶然:常年积压流行音乐需求的人民群众,通过电视这一当时大陆最广泛的传播平台,在互联网东风的煽风点火下,以“全民普选”的方式,完成了一次必然的欲望释放。

而它那看似狂热的结果,更是宛如宿命般的寓言。

如果说04年只是懵懂少女们的一次天真试水,那么05年三强的出道更像是大陆流行音乐发展三种方向的隐喻:

第一种方向,向往着世界流行音乐的祖师——欧美流行音乐,希望通过更先进的唱法和音乐类型与国际接轨,追寻着大陆流行音乐奔跑的尽头。但因为有着高昂的技术成本和群众欣赏基础需求,面临着邯郸学步和水土不服的风险。

第二种方向,向往着大陆流行音乐的兄长——港台流行音乐,是融合了汉语语境的欧美日韩流行文化破解版。希望通过成熟的模式和接地气的演绎迎来一句“走心”,指引着大陆流行音乐临摹的方向。它虽然有着更低的门槛和更广泛的基础。但学习一个学生终究会画地为牢,在达到一定瓶颈后总需要做出跨过兄长奔祖师的努力。

第三种方向,是大陆流行音乐自身,无本可仿,无迹可寻,是今人当局者迷后人旁观者清的探索。它会探索出多种道路:或曰汉语诗,或曰中国风,或曰实验化,而最容易通罗马的道路,是崇拜。那是狂热人群在无意识下的有意识聚集,是无序集会形成的有序仪式,是超越Idol的Icon,是每一个平凡的我们在没有方向的道路上希望成为的那个自己。

而后的十几年,选秀明星千帆过尽流星闪耀,都无外乎是这三种道路的杂糅或是变体;并不是他们没有逃出这一规律,而是整个大陆乐坛始终遵循着这一规律。

历史总是陷入轮回。超女快男的成功迅速引领起一阵癫狂的风潮,一时间,从中央到地方,趋之若鹜的人群百花齐放,眼花缭乱的选秀百家争鸣。而后,群魔乱舞过快透支了市场,欠佳的全民音乐教育基础也被掏空了造血机能,失控的列车最终脱了轨,一而再、再而三、三而竭。

承·精英盛宴

在上下大环境的制约下,大陆音乐商业再度止步不前,但利益推动着资本,需求引领者人民,市场需要新的刺激将两条曲线撮合在一起。既然青苗来不及成熟,那就开仓黄粱接济市场的饥荒。2012年《中国好声音》异军突起,将一帮“老油条”包装成素人,无害的素形和成熟的技艺行程强烈反差,让广大听歌有限的普通观众意识到:“流行音乐原来还有四种唱法!”一时间,唱功成为人们谈及音乐时的第一话题。

这是大陆音乐真人秀的第二个时代——精英时代。

历史,仍然是混沌的浪潮在规律的河床中有序流淌。身临其混沌,它是市场在电视真人秀陷入低谷时操起98K的绝地求生;回望其规律,确实全民音乐教育久旱多年必然迎来的一场技术甘霖。人们在目所能及的荒漠中行走久了,总是因缘际会地看到原来在主流的芭乐世界之外,还有个更为辽阔的世界,洋溢着现场的激情和广泛的类型,那是荒漠尽头茂密繁盛的森林草原。

随后,历史再次开始了似曾相似的轮回。好声音的成功重燃起音乐真人秀的战火,新一轮的群魔乱舞又一次透支了羸弱的大陆音乐产业。一方面,造血效率远低于素人的民间高手急速消耗;而更深的一方面则是它们自己。

他们中的大多数,坐拥华丽的现场机能,却无法在录音室的打磨下生产出一张具有艺术和商业价值的唱片;更功利地说,有些人在比赛中风光无限,却维持不了更漫长的商业运作。民间艺人之所以是民间艺人,不仅仅因为他们怀才不遇,同时也因为他们早就成为了商业的弃子。

当然,也有没被驻场酒吧熏陶得过分油腻而心怀赤诚的少数派,能通过技术和态度的平衡脱颖而出,可这些被资本和电视台自娱自乐式选出的“音乐精英”,面对被狂热粉丝抬上去的“民选偶像”,或许能竞争下音乐价值,却总是拼不过“商业价值”。

于是,在精英时代再次衰落之际,山穷水尽的市场直接将真正的一二线歌手拉进战局,将战场提升至更高的维度,我们可以称之为精英时代2.0——巨星时代。这个时代让人们见识到荒漠的尽头原来不仅仅是森林草原,竟然还有山川湖泊,峡谷江河。一时间,广大从不买巨星们正版专辑的普通观众再次成为了他们的忠实粉丝,真情可贵,情怀无价。

然而高山峡谷终究逃不出历史轮回。消耗着一二线歌手来杂技式竞技,任何一个音乐市场都很难长期维持这种顶级而畸形的军备竞赛。对于大陆音乐发展而言,这样的竞技虽然对提升民众品位有一定积极意义,但对于大陆音乐真人秀而言,这无异于是弹尽粮绝时的饮鸩止渴。

精英时代,重蹈覆辙地,一而再、再而三、三而竭。

转·另辟蹊径

拼素人、拼精英、拼巨星,大陆音乐真人秀在拼人的道路上似乎走到了尽头。浪潮在混沌中探索,规律最终指向了另一片蓝海——拼内容。从2015年开始,市场陆续涌现出《中国好歌曲》、《蒙面歌王》、《梦想的声音》、《天籁之战》、《金曲捞》等一系列节目,大陆音乐真人秀进入了第三个时代——内容时代。

内容时代的节目虽然琳琅满目,但是混沌的时长仍然被时代的规律牢牢牵引,它们中的一部分主攻表层——节目内容:《蒙面歌王》、《梦想的声音》、《天籁之战》、《金曲捞》等节目以不同的主题开展各种相对新颖的竞技形式,使有限的一二线歌手资源依然能挽留观众的新鲜度。它们在形式上都是以内容为核心,本质上却都是巨星时代的变体。

另一些异类则主攻深层内容,即大陆音乐产业积贫积弱的根源——音乐作品。它们就是《Hi歌》和《中国好歌曲》。前者提供了一个一二线歌手为原创作者打歌的平台,后者更是抛弃了最容易吸引粉丝狂热的明星偶像,直接将一帮个人外貌和声音形态都“奇形怪状”的幕后作者拉上台前;摒弃了因为观众耳熟能像所以保险稳妥的热门经典,而是押注一票风格迥异甚至剑走偏锋的原创音乐。

豪赌最终取得了一定的成功,迅速传播开了《卷珠帘》、《老子明天不上班》、《喝酒Blues》、《画》、《当你老了》、《要死一定要死在你手里》、《悟空》、《阿楚姑娘》、《野子》等等等等一众兼具小众风格、音乐价值、流行传播的作品。这个小众节目对大陆音乐发展的贡献甚至更大于一众真人秀老牌豪强。

这是大陆音乐真人秀最具有拯救华语乐坛精神的一次尝试,将日韩音乐工业常见传播途径——打歌节目,与大陆老百姓喜闻乐见电视音乐竞技节目相结合;将大陆音乐产业羸弱的根源——好作者与好作品的利益兑现问题,与好声音式的电视营销相结合,富有“乐坛杂交水稻”一般的伟大创意。

然而,《中国好歌曲》仍然没有逃过历史的轮回:在经历第一季兴起、第二季鼎盛、第三季衰落之后,最后还是无疾而终。纵使上面把它吹得天花乱坠,但它的成功仍然是小范围的。有限的商业回报,过快的资源枯竭是它衰落的表因。但或许,通过一次畸形的杂交去拯救整个不成熟的时长,本身就是一种“堂吉诃德”。

它的诞生是因为大陆没有唱片工业,而它的消亡也是因为大陆没有唱片工业。

最后就是2017年爆红的《中国有嘻哈》,它既可以归入让一帮地下Rapper重见天日的精英时代,也可以归入让Hip Hop重返人间的内容时代。

但它的历史轮回却是最短暂的,叫嚣着Hip Hop狂妄的意识形态,生而死亡。

合·今昔未来

论十四年大陆音乐真人秀是否成功,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当今大陆一二线年轻歌手中超过半数都是真人秀节目出身。但这种比例与成熟的欧美日韩音乐市场相比却是不可理喻的,这恰恰反映了大陆音乐产业自身的困境。

理想的音乐产业链,或许应该有着如下的因果:

人们对美好的音乐有着与生俱来的需求,这一需求推动着整个社会自发地开展全民音乐教育,孕育出好的音乐人和好的听众; 唱片公司是一个平台,它发掘兼具音乐性和商业性的音乐人,他们以歌抒志,在优秀制作团队的打磨下,以唱片为载体布道作品; 听众为作品(唱片)买单,形成唱片市场; 发展的音乐环境进一步促进全民音乐素质的提升,生产端和消费端整合,商业与技术整合,螺旋上升,形成良性的音乐文化产业。

其核心是作品。

但是,因为缺乏为作品保价护航的版权体系和版税制度,大陆音乐市场从核心上就断了链。反正造成了“作品无法盈利->创作水平停滞->市场故步自封”的恶性循环。由于唱片产业萎靡不振,资本不得不依靠音乐真人秀和其衍生产业来刺激市场。可文化产业的缺陷又导致造血能力和文化基础孱弱,反而成为了音乐真人秀的紧箍咒,将它永远困在历史的轮回中。

看似耀眼的真人秀产业最大的掣肘,在于其核心不是作品,是人设,是各种贴上的偶像、唱将、天籁标签而明码标价的人设。它的利益源泉不是音乐作品本身,而是人设带来的巨大流量。于是,唯有流量金字塔顶端的艺人才能依靠资本的青睐得以能够生存,音乐的衍生产业成为生存的基础,而做音乐本身却只是赔本卖吆喝。至于缺乏足够套现价值的塔下的艺人,只能抱着无人问津的作品成为过眼云烟。

真人秀当不了大陆音乐文化产业的救命稻草,只能成为通过刺激观众感官而为市场续命精神鸦片;而既然它拯救不了产业,就只能被产业的缺陷所吞噬,最终坠入不可逃脱的命运轮回。

在明确这一历史轨迹之后,大陆音乐真人秀的死局似乎就找到了症结。它的复兴必须以整个大陆音乐市场的复兴为基础:

需要我们携手提升全民音乐素养,充分认识世界流行音乐发展的历史,追溯源头,看清现在,探寻未来;需要我们携手参与全民音乐教育建设,培养正确的音乐价值观,认识正确的乐理知识,或参与或推广与国际接轨的现代音乐人才积累;需要我们一起为音乐版权体系添砖加瓦,巩固音乐产业真正的核心,推动音乐产业成链,实现商业与艺术的共同进步,最终把商业产业发展为文化产业。

如此建立起良性成体系的音乐文化产业,才能支撑起真正长青的节目。但真到了那一天,或许我们已经不再需要这些真人秀为乐坛打鸡血了,因为那样的乐坛,本身就充满了无限的活力。